至后的意思 《至后》
至后的注释译文
①日初长:指冬至之后,白天逐渐由短变长。
②剑南:这里指蜀地。因在剑门关以南,故称。
③青袍白马:此和《洗兵行》中所用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指的是幕府生活。庾信《哀江南赋》:“青袍如草,白马如练。”东汉《张湛传》:帝见湛,辄言白马生且又谏矣。
④金谷、铜驼:邵注:金谷园、铜驼陌,皆洛阳胜地。石崇《金谷诗序》:“余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陆机《洛阳记》: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头,夹路相对。
⑤非故乡:金谷铜驼,洛阳皆遭乱矣羡哗,物是人非。
⑥棣萼:《诗》:“棠棣之华,萼不韡韡。”棣萼,以比喻兄弟。
⑦愁极:意为愁苦极时本欲借诗遣怀,但诗成而吟咏反觉更添凄凉。“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第一句准确地写出了冬至的特点:一年中日最短,影最长的日子,冬至之后,日渐长而影渐短。诗人杜甫写此诗时,正在成都(剑南),在朋友严武那里做幕僚,而且与严武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心情十分低落,岩晌所以就思念起了洛阳。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洛阳度过的,而且他与李白当年也正是在洛阳相识的。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青袍白马,指的是自己当前的处境,指闲官卑位,这里作借代用,也可指处于闲官卑官中的自己。随即他又说,故乡洛阳已经物是人非。当时安史之乱,洛阳已经沦陷。这里的金谷,指的是金谷园,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这是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处名园。铜驼,指的是铜驼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常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或者指代洛阳。但洛阳城里的“金谷铜驼”并非故乡的典型特征。诗中的“金谷”与“铜驼”,已十分清楚地告知我们,杜甫在剑南所思念的洛阳,是可肯定为其故乡的。而诗中的“非故乡”,并不是指洛阳不是杜甫的故乡,而是说:但洛阳的金谷园、铜驼等胜地的风景,因遭受了安史之乱而使其非昔日可比了。正如《杜诗详注》云:“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以开花繁盛紧密的棠棣起兴,讲对兄弟的思念。所以棣萼指的就是兄弟,所以表面上作者是在讲两种花,指堂棣之华早就开谢了,自己还在想着它,而梅花正含苞欲放。而实际上,作者前一句是起兴,讲的是眼前的景:梅花欲开。后一句讲的是由此景而联想的情绪:对远在洛阳的兄弟朋友的思念。洛阳遭受战乱,那里有知我怜我的兄弟,所以我特别地想念它。(棠棣,有人以为就是郁李,以上为郁李花。)诗人说,愁闷极了,本想写首诗来排遣这愁闷,没料到诗写成后自己吟咏起来,反而更觉得凄凉与寂寞了。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四笺:“金谷铜驼,洛阳遭乱矣。因梅花而念棣萼(兄弟),总是触物伤怀。”
清黄生:《杜诗说》,“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梁大同中童谣云:青丝白马寿阳来。后侯景反著青袍,乘白马,青丝为辔以应之。三句盖用此事,喻禄山之乱。有何意者,谑之之辞。如“盗贼尔犹存,则怪之之辞也。四句与]寡妻群盗非今日同法。言因寇乱。
朱瀚曰:此诗疑赝作。复点至字,累坠。日初长,剩语。有何意,可兄枣行发一笑。金谷铜驼,正是故乡,但可云风景非昔耳。不自觉,冗率。竟以棣萼为兄弟,亦是俚习。七八如村务火酒,薄劣异常。
冬至至后日初长 | 古诗里的冬之节气
趁着冬天还没有过完,先把古诗里的冬之节气整理出来。每个节气到来,都可以读那一两首。这些诗多不常见,在通俗易懂,广为流传上,差那么一点点。不过,总还是有那么一两首,一两句,是可以读给小朋友们听的。
每个季节,都来整理或渣一组,春天时,一定赶早。
好啦,来诗歌中,感知时光的流转,物候的变化吧。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一和二都好理解,最有趣的是三,说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就没入水中变成大蛤。因为,天冷,野鸡就不多见了,而与此同时,海边却常可见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这真是古人的奇思妙想。倒不妨就此编个故事给小朋友听。
立冬的诗歌并不算少,或许是物候初变,最易让人感发了。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这大概是李白在立冬时节刚好游荡到北方后所写下的诗歌,否则,刚刚入冬的天气,怎么就能把笔冻住呢。这首诗里,李白依旧诗思飞扬,天马行空,喝醉了看满地月光,就好像大雪已经覆盖了神如整个村落。
有关冬天的二十四节气的古诗,这首大概是最简单易读,只是,千万别学了李白的那种惫懒模样呵。
《立冬即事二首》
(元)仇远
一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二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11月初的立冬,常常还是秋末天气。特别是对南方人来说,偶尔还是小阳春。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一生多在江浙,诗中所现,便是那里的立冬时节风景,只有细雨没有霜,有微微寒气,但多少也还耐得住。
第一首诗,多少可以背诵下;第二首诗中前两句描摹的那种细雨蒙蒙的感觉也说的很好。
《群芳谱》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是小雪天气的正解。
有关小雪的诗,多少也没有大雪纷飞的壮阔或肃杀,除了如陆游一般在“清寒小雪前”感慨家贫,生民多艰,其他的诗,多少还是有些富贵人家的百无聊赖,或透着一种对冬的隐隐的期待。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这首诗是透着些许戏谑的:今年的小雪节气算是白白设置了,树还绿着,花还红着,天气都是暖洋洋的,南方温暖的雨露都落偏降到这里来了呢。在寒冷的冬天,偷得片刻温暖,作者真的很满足。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南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这是小雪时节的百无聊赖,和对逝水年华的无限感慨。从场景描摹到心绪流露,过渡的自然而然,算是命题诗的标准佳作,还是不妨读一读的。
《小雪后书事》
(唐)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这首诗与农耕有关。依旧是不那么冷的江南小雪天,还有红色的枫叶,绿色的麦苗,一个人溜达到村前,遇见邻家老人,一直说着,即便是一场薄薄的小雪,还是预兆着明年是一个丰收年。这真是一番美好的期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此而雪盛也。从此以后,雪将越来越大,落雪的地域也越来越广。
有关大雪节气的诗,很少。有关大雪的诗,却非常多。所以,干脆选一首写雪写天寒写到极致的诗,重温一下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衫瞎悄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大家都很熟的一首诗,不多说。三四岁的小朋友可能背诵不过,五六岁的小朋友背下来,大概并不算特别有难度。从此以后,天寒地冻,冰天雪地,他们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诗句来形容了。
冬至之后,天气将越来越冷。“冬至大如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
有关冬至的诗歌,非常多。但找来找去,都绕不过杜甫的三首,所以尽管觉得杜甫的诗又难,读起来又累,但还是,找来一看吧。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至后》
(唐)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这三首诗,分别是写的冬至前一天,冬至日,冬至后一天;也并非做于同一年同一地。第一首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于夔州;第二首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依旧在夔州;第三首反而作的最早,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剑南。
所以,先从《至后》说起吧。这一首,身在蜀地,思念洛阳,还用梅花一开放,就棣萼相别做比,还说自己本来想写诗遣怀,谁知却越感凄凉。
两年后的《小至》,是这组诗里略为轻快的一首,或许是天没有那么冷,或许是生活初定,作者略为心安,甚至都说这里的景物和故乡并无区别嘛。
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后的《冬至》,情绪又急转直下,满目凄凉,不忍直视。三年后,杜甫客死湘楚舟中。有生之年,终未能回魂牵梦萦的长安。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读了老杜的诗,再看这首,就浅显轻松多了,说到底,也就是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
小寒一般要冷过大寒,这是要重复几遍之后才会记住的一件事儿。
有关小寒的诗,多半都变成了小寒食的诗。能搜到的并不多,仅选一首,还好还不错。
《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
(宋)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
这是黄庭坚在庐山途中,停车派人去后山寻找朋友陈德所做。这里写了景之后,主要就是说的怀友人啦:我独自站立在前山遥望后山,等待着前往后山去访寻的仆人与朋友一起过来。真是情真意切啊!
大寒之后,就是新的节气轮回了。
但在轮回前,依旧是寒冷天气,有时,也不输小寒呢。反正,诗歌里的大寒,冷的天肃地杀。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大寒要冷成什么样子呢?前些日子落的雪还没有来得及化解消融,新下的大雪又封门闭户了;石阶上的雪,已如冰床,檐前的冰柱,已如倒悬的钟乳;天冷的太阳都失去了光辉,只剩烈风怒号;还有呵,人们的嘴舌都被冻住,完全说不出话来了呢。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说了岁寒天冷后,继续说一下忧国忧民,这是陆游诗一贯的风格。不过,前六句里的写景,写感受,写牛羊狐兔,也都写的很好。
小寒刚过,大寒未至,但再有不到一个月,就是立春啦。
古诗系列,每周二更新。
节气图片,来自网络。
江村杜甫翻译和赏析是什么?
江村杜甫翻译:
浣花溪清澈的江水,弯弯曲曲地绕村而流,在长长的夏日中,事事都显恬静、安闲。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相伴多年的妻子在纸上画着棋盘,年幼的儿子敲弯了钢针要做成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赏析:
作者杜甫在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蔽孝键于宏巧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一曲清江,给村落带来了安宁和清幽,这“清江”即成都的浣花溪,诗人以“清”称之,大概是喜爱它悠悠然绕村而流。因此给它一个美称。“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看吧,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南朝诗人何逊曾有“可怜双自鸥,朝夕水上游”的句子,杜甫曾学习何逊的诗,当他看到这种场景,想必会心有所会、悠然忘机。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这样的场面大概是村中常可见到的,可是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在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时候,他何曾想象过这样温馨的时刻。这两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这样的和乐与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被后人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却要靠着别人的赠与才能活下去,而且还要说自己“更何求”,即没有别的要求。这语言越是平静从容,越是让读者心感酸楚、慎吵为之落泪。他的志向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然而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如今人到晚年,要求仅只是一蔬一饭而已。诗人说得这样闲淡,仿佛他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尾联上句“但有故人供禄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无论从平仄还是诗意上看,都以“但有”之句更佳。
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1.江村:江畔村庄。
2.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曲:曲折。抱:怀拥,环绕。
3.长夏:长长的夏日。幽:宁静,安闲。
4.自去自来:来去自由,无拘无束。
5.相亲相近:相互亲近。
6.画纸为棋局:在纸上画棋盘。
7.稚子:年幼的儿子。
8.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但有”句,一说为“多病所须惟药物”。
9.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创作背景: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夏,诗人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在饱经战乱之苦后,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宁。这首诗正是在这期间所作。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下一篇:更多星座
- ◆十二星座狮子座公主怎么画 狮子座在十二星座里怎么画
- ◆化太岁锦囊过完年了怎么处理 化太岁的物件该怎么处理
- ◆12星座2023年3月15日星座运势详解 12星座颜值排前三的星座
- ◆金牛男说各自休息和安静一下 金牛男爱上你会时时想念吗
- ◆76年属龙2023年运气怎么样 76年属龙2023财运不好怎么解
- ◆星座查询表星座是按阴历还是阳历 星座是按出生农历还是阳历来分的
- ◆已婚狮子男会把情人当真爱吗 狮子男出轨会跟小三结婚吗
- ◆双子男和白羊女冷战怎么解决 双子男和白羊女为什么老是吵架
- ◆金牛女不会拒绝对自己有好感的人 金牛女能与金牛女相处和谐吗
- ◆水瓶座的性格和哪个星座最搭配 水瓶座和什么星座才是最好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