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看 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分析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看 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分析的文章,本文对文章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看 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分析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最新港股流动性与持股情况分析
我们尝试从资金流向、机构季度持仓信息、宏观等各层次的“拼图”,分析近期港股市场资金流出情况。整体来看,南下资金依然延续了自年初以来持续稳步流入的态势,而7月以来主动型基金流出有所加速。我们认为此轮资金流出可能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的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和部分基金削减配置综合影响。此外,港股卖空成交比近日也明显抬升。从持股和筹码看,自下而上汇总的机构投资者季度持仓数据显示,三季度海外机构持仓比例有所下降。我们注意到,此轮外资流出绝对规模上不及2018-2021年,但对股价的影响似乎更大,反映资金流向和股价并非线性关系。悲观假设下,我们认为若外资主动基金降低跟踪指数的中国配置,将可能给市场带来压力。往前看,美联储在年底的政策如果可以退坡有望成为第一个压力缓解的契机。
7月以来,港股市场在多重不确定因素下持续走弱,恒生指数于10月初跌破2011年以来低点,主板成交清淡,卖空占比叠创新高,市场情绪较为低迷。在外部金融条件持续收紧、地缘局势更为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部分投资者担心是否存在更大的资金流出压力。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现有可得数据口径不完备(如EPFR资金数据只涵盖“基金”这一类投资者)和港交所持股不穿透的客观约束,都使得试图掌握港股全局投资者结构和高频资金流向的变化难度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尝试从资金流向(如互联互通南向资金、EPFR资金流向、卖空成交)、机构季度持仓信息、宏观(香港M3、总结余)等各层面的“拼图”,组合成相对全面的信息。综合最新变化,我们有以下几点发现。
资金流向情况: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海外主动型资金趋弱
南向资金:波动中维持流入,近期甚至有所加速。尽管近期港股市场持续承压,但南下资金依然延续了自年初以来持续稳步流入的态势,进入10月以来基本保持每日净流入趋势。不仅如此,南向资金流入规模近期甚至呈现逆势加速的势态。最近一周(10月17-21日)整体流入规模达257亿港币,创下自3月中旬(3月14-18日流入263亿港币)以来最大周度流入规模。具体流向上也成呈现逆势加仓特征。十月以来回调幅度较大的新经济龙头,如腾讯、美团-W、药明生物与理想汽车-W等是流入主力。因此可以看出,南下资金并非本轮市场波动的主导因素。
海外资金:7月以来主动型基金流出有所加速。在此前报告《谁在卖出?从资金面看近期港股波动》中,我们参照EPFR基金数据,发现3月中旬俄乌局势以及中概股监管等因素影响下导致的港股波动背后,海外主动基金主导的资金流出可能是主因。从近期情况来看,我们发现情形可能类似,同样是海外主动型基金流出为主,其中港股和中概股流出幅度较为明显。具体来看,7月以来,海外主动资金整体流出45亿美元。从幅度上看,本轮较3月中旬仍较为温和(3周内流出35亿美元),但本轮流出时间较长,自7月15日以来已持续14周(对比3月中旬及4月至6月11周内流出约36亿美元)。分基金类型看,新兴市场主动基金(流出30亿美元)和亚洲除日本主动基金(流出10亿美元)流出较多。相比而言,被动型基金年初至今依然持续流入,但从结果上看对股市定价影响相对较小。
图表:新兴市场主动基金、亚洲除日本主动基金近期流出海外中资股较为明显
图表:南向资金全年保持流入,近期有所加速
图表:海外中资股市场年初至今经历三波外资流出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此轮资金流出可能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的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和部分基金削减配置综合影响。首先,美联储8月以来加息预期再度升温加剧了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也推动资金从整体新兴市场回流发达市场,近期美元走强和主要新兴汇率贬值也可以得到印证。年初至今新兴市场主动型基金和亚洲除日本主动型基金净赎回规模大幅攀升,分别为159亿美元和76亿美元。其次,通过EPFR数据测算,我们发现海外主动基金整体配置中国市场比例明显低于被动基金,反映了主动基金可能存在一定低配行为。这其中,全球(除美股)基金和亚洲除日本基金低配较为明显,不排除与近期地缘局势的再度紧张有一定关系。
图表:EFPR数据显示,机构持续降低中国配置,主动型基金净赎回是资金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
卖空成交:港股卖空成交比近日也明显抬升。除资金流向外,港股卖空成交比例也持续走高。根据Bloomberg数据显示,港股市场卖空成交占总成交额比例自7月以来呈现逐步攀升的趋势,自9月底维持在20%左右的高位,10月上旬创下24.5%的单日高点。此外,香港证监会(SFC)披露的淡仓(空头)申报情况显示空头头寸也有所增多。截至10月14日有空头仓位港股约为680只,空头仓位占流通市值加总比重为1.38%,较前一周1.09%抬升较多,较8月中旬1.66%的高点相对平稳。
图表:港股卖空成交比例持续上升
持股结构变动:中资配置基本平稳,外资配置有所下滑
1)港股通标的持股中,中资中介持股占比不断提升。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港股通标中介机构持股情况来看,中资中介的持股市值占比从2021年底的11.3%升至当前的12%,也高于3月中旬11.6%的高位。与此同时,国际中介的持股市值占比则持续下滑,从2021年底的45.3%降至当前的43.3%。如果粗略假设内地资金通过中资中介更多,海外投资者通过国际中介更多的话,这一比例变动则可以间接侧面佐证一部分海外资金的流出。进一步对比市值变动情况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如中资中介的持股市值下跌幅度要小于海外与中国香港本地中介的幅度。
图表:港股通标的中资中介持股市值占比近期也有所抬升
图表:从港股通标的中介持股总额变动情况来看,卖出也主要集中于海外和中国香港本地中介
2)三季度海外机构持股占比为34.1%,依然最高整体回落。海外机构持股自2021年以来持续回落,三季度海外机构持股1.46万亿美元,占样本公司总市值22%和流通市值34.1%,较2021年末分别回落1.1和1.2个百分点。相比而言,三季度中资机构持股整体平稳,占样本市值和流通市值的7.7%和4.9%,较2021年末基本持平。
3)养老金、主权基金等持股比例下滑但规模较小,共同基金仍是主体。近日部分海外养老金、主权基金、甚至战略投资者可能削减部分中国敞口的报道引发关注。在上述样本中,我们发现海外养老金、主权基金等类型投资者持股的确有所回落,从年初3.3%降至三季度3.1%,但比例和规模均较小。相比而言,共同基金依然是主导,持股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8.6%,较年初下滑1.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部分养老金的潜在敞口调整实际规模影响可能相对有限,或更多体现在情绪上的扰动,或因为单体规模较大造成的短期影响。
图表:外资持股近期有所回落,主权基金和养老金占海外中资股持股的较小部分
图表:外资机构持股的存量近期持续下滑
港币和流动性:美联储持续收紧和全球“便宜钱”减少下的压力
美联储加息背景下,资金流出导致香港金管局总结余下滑。美联储加息周期下,港美利差扩大导致资金有流出压力。2022年5月港币触发弱方保证以来,香港金管局多次介入维护汇率,这也导致银行总结余3000多亿港币下滑至当前1000亿港币,Hibor利率也因此走高。对比2015-2021年美联储加息周期,此轮总结余下滑速度更快,但当前总结余仍高于2015-2021年的低点。整体来看,香港银行间港币流动性仍较充裕,叠加银行持有外汇票据较多,为港币流动性提供下行保障。
从机制上看,香港货币供给与股市同时受到资金流向影响,两者相关性较高。总结余是香港货币基础的一部分,资金流出会直接影响香港货币供给。8月香港广义货币供给M3同比增长2.46%,较去年末的4.26%有所回落。我们发现,香港M3和美元指数走势高度负相关,体现全球风险偏好下滑时与整体新兴市场同样流出和回落的态势。与此同时,香港M3和港股市场走势有较高相关度,背后可能反映了全球资金流向的共同影响。
往前看,考虑高通胀约束下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全球“便宜钱”和美元流动性的收缩也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外部流动性紧缩甚至流动性流出的压力也可能还会造成一定扰动,关注总结余和Hibor变化。
图表:美国加息周期推动资金流出中国香港及其他新兴市场,中国香港银行总结余明显下滑
图表:而香港M3与港股表现则高度相关
压力测试:悲观假设下,还有多少可能流出压力?
对比历史看,此轮资金流出规模有多大?绝对规模不及2018-2021年。EPFR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市场经历了4轮海外主动型基金的流出阶段,分别为:1)2007-2009年金融危机(流出123.5亿美元)、2)2011-2013年欧债危机(69.9亿美元)、3)2013-2021年美联储紧缩和中国股市波动(368.6亿美元),以及4)2018-2021年贸易摩擦(161.7亿美元)。本轮自2021年8月高点以来海外主动基金累计流出109.8亿美元,无论规模还是持续时间都弱于2018-2021年或2013-2021年。同时,在控制股价对资金流的影响下,我们测算流出规模不及2020-2021年期间流入规模的一半。
然而,资金流向和股价并非线性关系,此轮流出对股价的影响似乎更大。EPFR统计海外主动资金中国配置规模在此轮流出中从4053亿美元下滑36.6%至2571亿美元(体现价格下跌因素),而2013-2021年期间海外主动资金配置仅下滑5.6%。因此对股价更关键的因素可能是定价权归属。考虑到海外主动资金当前已经明显低配中国市场(当前配置比例约为28%,较MSCI新兴中31%的权重已经低配),因此不考虑其他如地缘因素的影响下,我们认为外资机构进一步减持动能可能也有所趋缓。
图表:此轮外资主动资金流出绝对规模小于2018-2021年,但股价波动较大
悲观假设下,若外资主动基金因为种种原因降低基准中的配置比例,可能带来多少流出压力?如果假设有10%的跟踪新兴市场的投资机构将业绩基准改为新兴除中国(我们估算约有8000亿美元主动投资基金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为基准),以当前28%的配置比例测算,可能会带来224亿美元的资金流出压力,相当于2021年高点以来流出规模的两倍,基本将回吐2021年以来的流入规模。因此在这一悲观假设下,将可能给市场带来压力。
前景展望:“三重压力”下,短期或维持震荡,等待转机到来
我们认为,港股当前资金面情况反映的是市场面临的“三重压力”,即美联储紧缩影响流动性,国内增长影响盈利预期,以及地缘局势影响风险偏好。短期来看,美联储在高通胀压力下或将维持鹰派立场,意味着短期内全球资金避险情绪或将持续,而当前外资主动型机构大幅低配港股情况缓解或需要在后两者上找到转机。
所幸的是,港股市场已经具备几项优势,如当前市场已跌至数年低点,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叠加国内宽松政策下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这意味着海外中资股可能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如果内外部环境有所改善,港股市场未来反弹力度有望更大。往前看,美联储在年底的政策如果可以退坡有望成为第一个压力缓解的契机。而后续更多正面催化剂的出现,如大规模稳增长政策加码以及部分风险的缓解,可能推动外资机构低配情况缓解和市场风险的重新定价。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港股短期可能维持震荡格局,但或处于底部区域。配置思路上,短期以高股息作为贬值和风险的对冲,但是优质成长、尤其是可能受益于未来内需和政策放松修复的消费成长可以择机吸纳、等待时机。
港股基金有哪些
港股基金有以下种类:
一、指数型基金。这类基金主要以某一特定或多个香港股市指数为投资标的,追求与指数表现相似的收益。通过复制和跟踪特定指数的表现,这类基金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指数型基金的显著特点是被动管理,并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因此适合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寻求长期资本增值的投资者。代表性的港股指数包括恒生指数等。
二、主动型基金。与指数型基金不同,主动型基金是由基金经理主动管理,投资决策基于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这类基金通常会寻求超越市场表现的投资回报。主动型基金在港股市场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涵盖了各种不同的行业和领域。由于其灵活性和专业性,主动型基金可能面临较高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带来较高的收益。投资者在选择主动型基金时,应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和业绩表现。
三. 行业基金。这类基金主要投资于特定的行业或领域,如金融、地产、科技等行业。由于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行业基金的投资策略更为明确,行业趋势对基金的业绩影响较大。投资者在选择行业基金时,应对所投资行业的前景有充分了解。常见的港股行业基金包括科技行业基金和金融股基金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和市场走势选择不同类型的港股基金进行投资。不同的港股基金有着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潜在风险点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理性选择和分析投资策略。总之不同类型的港股基金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风险点,适合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投资者。在选择港股基金时,除了了解不同类型的特点外,还应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基金的业绩表现以及市场走势等因素。
港股基金怎么买
港股估值较低,性价比较高,因此不少投资者瞄上了港股的投资价值,想购买港股或投资于港股的基金,但不了解购买的方法,那么港股基金怎么买呢?
港股基金怎么买?
港股基金可分为开通港股通购买、购买沪港深基金、购买QDII基金三种投资方式。港股通的开户门槛较高,日均证券资产要达到50万人民币,对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来说都是比较有难度的,一般选择购买沪港深基金或QDII基金比较适宜。
如何进行选择?
【1】了解不同港股基金的区别
投资于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优势在于可投资港股的范围更广,但劣势在于申购确认、赎回资金的到账时间会晚于其他类型的基金。相对而言,沪港深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市场,其投资范围受限,但由于既可投资港股又可投资A股,因此资产配置上较为灵活。
【2】了解基金的风格特征
在沪港深基金中,根据投资于港股市场的比例不同,可细分为偏港股、偏A股及均衡型的风格。若投资者希望聚焦港股市场,建议选择主要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或者偏港股风格的产品;若投资者希望在获取A股市场投资机会的同时,也能适当兼顾港股投资机会,则可以考虑偏A股风格或者均衡风格的产品。
【3】综合各方面考量
选择纯A股基金时所需考虑的因素,在选择港股基金时同样需要考量,比如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风险调整后收益等指标。
总之,港股基金可通过港股通直接购买,也可以通过沪港深基金、QDII基金间接购买,投资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看 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分析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看 港股基金8月趋势如何分析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大溪地几月去最好 大溪地怎么样
下一篇:更多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