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及简图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及简图的文章,本文对文章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及简图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先导式溢流阀原理图
先导式溢流阀 先导型溢流阀 Pilot-operated Pressure Relief Valve 先导型溢流阀有多种结构。图6.9所示是一种典型的三节同心结构先导型溢流阀,它由先导阀(Pilot Valve)和主阀(Main Valve)两部分组成。该阀原理如图6.10所示。 图中,锥式先导阀1、主阀芯上的阻尼孔(固定节流孔)5及调压弹簧9一起构成先导级半桥分压式压力负反馈控制,负责向主阀芯6的上腔提供经过先导阀稳压后的主级指令压力P2。主阀芯是主控回路的比较器,上端面作用有主阀芯的指令力P2A2,下端面作为主回路的测压面,作用有反馈力P1A1,其合力可驱动阀芯,调节溢流口的大小,最后达到对进口压力P1进行调压和稳压的目的。 图6.9 YF型三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结构图(管式) 1—锥阀(Pilot Valve)(先导阀);2—锥阀座(Poppet Seat);3—阀盖(Valve Cap);4—阀体(Valve Body);5—阻尼孔(Orifice);6—主阀芯(Main Spool);7—主阀座(Main Valve Seat);8—主阀弹簧(Main Spring);9—调压(Adjustment Spring) (先导阀)弹簧 工作时,液压力同时作用于主阀芯及先导阀芯的测压面上。当先导阀1未打开时,阀腔中油液没有流动,作用在主阀芯6上下两个方向的压力相等,但因上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2大于下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1,主阀芯在合力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位置,阀口关闭。当进油压力增大到使先导阀打开时,液流通过主阀芯上的阻尼孔5、先导阀1流回油箱。由于阻尼孔的阻尼作用,使主阀芯6所受到的上下两个方向的液压力不相等,主阀芯在压差的作用下上移,打开阀口,实现溢流,并维持压力基本稳定。调节先导阀的调压弹簧9,便可调整溢流压力。 图6.10 三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原理图 从图(6.9)可以看出,导阀体上有一个远程控制口K,当K口通过二位二通阀接油箱时,先导级的控制压力p2≈0;主阀芯在很小的液压力(基本为零)作用下便可向上移动,打开阀口,实现溢流,这时系统称为卸荷。若K口接另一个远离主阀的先导压力阀(此阀的调节压力应小于主阀中先导阀的调节压力)的入口连接,可实现远程调压。 图6.11 二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板式) 1—主阀芯;2、3、4,阻尼孔;5—先导阀座;6—先导阀体; 7—先导阀芯;8—调压弹簧;9—主阀弹簧;10—阀体 图6.11所示为二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的结构图,其主阀芯为带有圆柱面的锥阀。为使主阀关闭时有良好的密封性,要求主阀芯1的圆柱导向面和圆锥面与阀套配合良好,两处的同心度要求较高,故称二节同心。主阀芯上没有阻尼孔,而将三个阻尼孔2、3、4分别设在阀体10和先导阀体6上。其工作原理与三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相同,只不过油液从主阀下腔到主阀上腔,需经过三个阻尼孔。阻尼孔2和4相串联,相当三节同芯阀主阀芯中的阻尼孔,是半桥回路中的进油节流口,作用是使主阀下腔与先导阀前腔产生压力差,再通过阻尼孔3作用于主阀上腔,从而控制主阀芯开启。阻尼孔3的主要作用是用以提高主阀芯的稳定性,它的设立与桥路无关。 先导型溢流阀的导阀部分结构尺寸较小,调压弹簧不必很强,因此压力调整比较轻便。但因先导型溢流阀要在先导阀和主阀都动作后才能起控制作用,因此反应不如直动型溢流阀灵敏。 与三节同心结构相比,二节同心结构的特点是:①主阀芯仅与阀套和主阀座有同心度要求,免去了与阀盖的配合,故结构简单,加工和装配方便。②过流面积大,在相同流量的情况下,主阀开启高度小;或者在相同开启高度的情况下,其通流能力大,因此,可做得体积小、重量轻。③主阀芯与阀套可以通用化,便于组织批量生产。
先导型溢流阀工作时先导阀是通的么?
是通的。
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先导型溢流阀 Pilot-operated Pressure Relief Valve
先导型溢流阀有多种结构。图6.9所示是一种典型的三节同心结构先导型溢流阀,它由先导阀(Pilot Valve)和主阀(Main Valve)两部分组成。
1—锥阀(Pilot Valve)(先导阀);2—锥阀座(Poppet Seat);3—阀盖(Valve Cap);4—阀体(Valve Body);5—阻尼孔(Orifice);6—主阀芯(Main Spool);7—主阀座(Main Valve Seat);8—主阀弹簧(Main Spring);9—调压(Adjustment Spring) (先导阀)弹簧
工作时,液压力同时作用于主阀芯及先导阀芯的测压面上。当先导阀1未打开时,阀腔中油液没有流动,作用在主阀芯6上下两个方向的压力相等,但因上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2大于下端面的有效受压面积A1,主阀芯在合力的作用下处于最下端位置,阀口关闭。当进油压力增大到使先导阀打开时,液流通过主阀芯上的阻尼孔5、先导阀1流回油箱。由于阻尼孔的阻尼作用,使主阀芯6所受到的上下两个方向的液压力不相等,主阀芯在压差的作用下上移,打开阀口,实现溢流,并维持压力基本稳定。调节先导阀的调压弹簧9,便可调整溢流压力。
导阀体上有一个远程控制口K,当K口通过二位二通阀接油箱时,先导级的控制压力p2≈0;主阀芯在很小的液压力(基本为零)作用下便可向上移动,打开阀口,实现溢流,这时系统称为卸荷。若K口接另一个远离主阀的先导压力阀(此阀的调节压力应小于主阀中先导阀的调节压力)的入口连接,可实现远程调压。
1—主阀芯;2、3、4,阻尼孔;5—先导阀座;6—先导阀体; 7—先导阀芯;8—调压弹簧;9—主阀弹簧;10—阀体其主阀芯为带有圆柱面的锥阀。为使主阀关闭时有良好的密封性,要求主阀芯1的圆柱导向面和圆锥面与阀套配合良好,两处的同心度要求较高,故称二节同心。主阀芯上没有阻尼孔,而将三个阻尼孔2、3、4分别设在阀体10和先导阀体6上。其工作原理与三节同心先导型溢流阀相同,只不过油液从主阀下腔到主阀上腔,需经过三个阻尼孔。阻尼孔2和4相串联,相当三节同芯阀主阀芯中的阻尼孔,是半桥回路中的进油节流口,作用是使主阀下腔与先导阀前腔产生压力差,再通过阻尼孔3作用于主阀上腔,从而控制主阀芯开启。阻尼孔3的主要作用是用以提高主阀芯的稳定性,它的设立与桥路无关。 先导型溢流阀的导阀部分结构尺寸较小,调压弹簧不必很强,因此压力调整比较轻便。但因先导型溢流阀要在先导阀和主阀都动作后才能起控制作用,因此反应不如直动型溢流阀灵敏。 大,因此,可做得体积小、重量轻。③主阀芯与阀套可以通用化,便于组织批量生产。
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先导式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当压力油从入口流入时,压力作用在主阀芯下端平面上。阀体内部设计有阻尼孔,压力油通过后进入先导阀的右腔,并最终作用于先导溢流阀的阀芯上。先导溢流阀的阀芯受弹簧推力而处于常闭状态,通过外部的调节手柄,可对弹簧的预调压力做出调整。
当液压压力小于弹簧预调压力时,先导阀芯始终处于封闭状态,此时主阀芯亦无相应动作。当系统压力上升,导致先导阀内部液压压力大于弹簧预调压力,先导阀开启,在阻尼孔的降压作用下,主阀芯上,下产生压力差,因此主阀芯上抬,原本密封的进油路以及出油路相通,压力油直接从进油口到出油口,实现卸荷。
扩展资料:
溢流阀是利用被控压力作为信号来改变弹簧的压缩量,从而改变阀口的通流面积和系统的溢流量来达到定压目的的。当系统压力升高时,阀芯上升,阀口通流面积增加,溢流量增大,进而使系统压力下降。
溢流阀内部通过阀芯的平衡和运动构成的这种负反馈作用是其定压作用的基本原理,也是所有定压阀的基本工作原理。由式可知,弹簧力的大小与控制压力成正比,因此如果提高被控压力,一方面可用减小阀芯的面积来达到,另一方面则需增大弹簧力,因受结构限制,需采用大刚度的弹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导式溢流阀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及简图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 先导式溢流阀工作原理及简图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下一篇:更多农历